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56. C[解析] 第一幅圖中,下方的火柴逆時針移動90度,左側的火柴逆時針移動45度,得到第二幅圖。這兩根火柴繼續(xù)以上述規(guī)律移動,依次得到下一幅圖中的情況。由此可知,問號處的圖案應該是C。
57. D[解析] 每幅圖均由相同的元素構成,圖形元素均為閉合圖形,且在平面上移動或放縮可使圖形中的元素重合,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D項。
58. D[解析] 本題考查圖形的對稱規(guī)律。給出的五個圖形對稱軸的數量依次為1,2,3,3,2條,由此可以推知,下一個圖形應該只有1條對稱軸,故本題答案為D。
59. C[解析] 本題考查交點個數規(guī)律。給出的五個圖形的交點個數依次為0,1,2,3,4,故下一個圖形的交點個數應該是5個。符合條件的只有C項。
60. B[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封閉空間數量規(guī)律。前一組圖形中,封閉空間數量分別為1,2,3個;后一組圖形中,前兩個圖形包含的封閉空間數量分別為1個和2個。由此可以推知,問號處的圖形也應該包含3個封閉空間,符合條件的選項為B。
61. A[解析] B項中,頂部的斜線方向錯誤;C項中,帶十字的面應在向內凹的底部;D項中,帶十字的面應該與橫向斑馬線狀的面相鄰。由此排除B、C、D項,本題答案選A。
62. D[解析] 將選項中的立體圖形視為平面,區(qū)分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區(qū)域。A項中,左上和左下的圖案應互換,右上和右下的圖案應互換。B項中,左上和左下的圖案應互換。C項中,左上和左下的中線方向不正確。只有D項是由已知平面圖形折疊而成。故本題答案為D。
63. A[解析] 第一行中,前兩幅圖共有3條曲線和1條直線,第三幅圖即包含3條曲線和1條直線。同樣,第二行中,前兩個圖形包含的曲線數量和為第三個圖形所包含的曲線數量,前兩個圖形包含的直線數量和為第三個圖形所包含的直線數量。由此可以推知,問號處的圖形應包含2條曲線和3條直線,故答案為A。
64. B[解析] 本題考查陰影移動規(guī)律。以每行三個圖形為單位,每個圖形中,陰影以從左到右的方向由左上角位置向右下角位置移動,移動到右下角后再返回左上角。第一行的陰影移動一格,第二行的移動兩格,第三行的移動三格,第四行的移動四格。按此規(guī)律,問號處的圖形應為B。
65. B[解析] 第一行的圖形均可以一筆畫成,第二行的圖形最少需要兩筆畫成,第三行的圖形則最少需要三筆畫成。符合此規(guī)律的只有B項。
二、定義判斷
66. C[解析] 次生災害是與原生災害相對應的,即首先需要有原生災害的發(fā)生,在此基礎上誘發(fā)的另外一種災害即為次生災害。A項中,地震屬于原生災害,由此引發(fā)的海嘯屬于次生災害。B項中,洪澇屬于原生災害,因為洪澇的發(fā)生導致災區(qū)發(fā)生疫情,也屬于次生災害。C項中,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破壞是一種狀態(tài),而不是一種災害,因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導致的山體滑坡屬于原生災害,而不是次生災害。D項中,森林大火屬于原生災害的發(fā)生,由此導致化工廠爆炸,毒氣泄露屬于次生災害。由此可知,本題答案應選C。
67. B[解析] 注意總需求不足型失業(yè)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生產過剩、有效需求不足是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經濟危機背景下導致的失業(yè),即是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導致的失業(yè),由此可知,B項符合題意。其他三項均沒有體現出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這一導致失業(yè)的原因。A項屬于暫時的季節(jié)性失業(yè);C項屬于摩擦性失業(yè);D項屬于結構性失業(yè)。本題答案選B。
68. D[解析] 通過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自驗預言實際上是一種行為,而且是促使自己已有看法成真的行為。關鍵信息是“由其自身使其成真”。A、B、C都屬于“自己促使自己的預言成真”的情況。迷惑性較強的是C項,此時的“自己”即是“社會整體”,媒體也是社會整體中的一部分。D項中的“自己”只是預感到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但并沒有主動去促使被解雇的結果發(fā)生,而只是被動接受,故不屬于自驗預言。本題答案應選D。
69. D[解析] 抓住定義中的兩個關鍵信息,即“高估外界對自己的關注度”和“以自己為中心”。A項中,認為自己身著名牌服裝就會引起別人的關注,而實際上外界對自己的關注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這就是一種以自己為中心的表現。B項中,人往往會在第一時間找到集體照中的自己,正是因為他會認為自己是人群中的中心,而且也會認為自己的形象會受到別人的關注。C項中的表現,是因為人往往會覺得他人對自己的情況很感興趣,并喜歡以自己的角度談論話題。因此A、B、C三項均是焦點效應的表現。而D項中的情況是人的固執(zhí)態(tài)度的表現,而并沒有體現人以自己為中心的心理,更沒有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因此不是焦點效應的表現。本題答案為D。
70. A[解析] 通過理解定義可知,經驗買賣是以生活工作經驗為客體的一種交易,且需要通過網絡這一形式實現。A項中王女士的育兒經驗屬于定義中的“生活經驗”,同時通過網絡將這種經驗出售,符合定義條件,屬于經驗買賣。B、C兩項出售的客體并不是經驗,而是一種勞務,或者說是一種服務,因此不屬于經驗買賣。D項中并不存在有償出售經驗的現象,而只是一種無償的經驗交流,因此也不屬于經驗買賣。故本題答案應選A。
71. B[解析] 從定義中能夠總結出,“螃蟹文化”實際上是一種互相制約的文化,核心就是共同的愿景表達,也就是你要走,我們必須一起走。在組織中,有些人不喜歡看到別人的成就與杰出表現,更怕別人超越自己,因而天天想盡辦法破壞與打壓他人。B項中的情況就是“螃蟹文化”的典型表現。A項并沒有反映出多數人與個體的制約關系;C項屬于“物以類聚”的表現;D項是一種盲從的現象,也沒有體現“螃蟹文化”。故本題答案應選B。
72. D[解析] 抓住定義中的關鍵,即書證是以其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書面只是一種載體,其內容的思想性是書證區(qū)別于其他證據的特征。A項屬于證人證言,是與書證并列的一種證據類型。B項屬于鑒定結論,是由專門機關對案件中出現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意見。C項屬于傳來物證。D項以書面為載體,記錄的內容反映了犯罪事實的相關信息,屬于書證。故本題答案為D。
73. C[解析] 通過分析題干中的定義,可以判斷非訴執(zhí)行具有以下三個要點:(1)沒有進入行政訴訟程序;(2)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或行政裁決行為確定的權利人;(3)由法院采取強制措施執(zhí)行。A項中,申請的主體不符合;B項屬于行政訴訟的強制執(zhí)行,不符合非訴執(zhí)行的條件;D項中,采取強制措施的不是人民法院,也不符合定義。故本題答案為C。
74. D[解析] 公共外交的雙方必須是一國政府與另一國公眾,且以政府為主導。A項是兩國政府間的外交行為;B項是民間的對外交往;C項并不是以一國政府為主導,也不符合“增強國家軟實力,維護和促進國家利益”的目標要求。只有D項符合定義的要求,屬于公共外交。答案為D。
75. C[解析] 首先,過立廢現象描述的主體是“求職者”,D項已經是公司的職員,不符合主體條件,排除。其次,應聘者的學術水平必須是“遠遠超過了目前可能找到的工作職位需要”,A、D兩項都沒有體現這一點,也應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