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房價上漲導致廣大中低收入階層越來越買不起房子這一現(xiàn)實,近日,14名學者聯(lián)名上書國土部和住建部,提出應該進行“二次房改”,其基本方向是建立能夠滿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制度(包括公共租賃住房制度),減輕高房價給“夾心層”帶來的壓力。(《北京商報》8月26日)
之所以關注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乃是因為高收入階層可以通過商品房來解決其住房問題,而低收入階層也可以通過保障性住房來解決其住房需求,惟獨中等收入階層沒有專門的住房制度來提供支持。有鑒于此,不少專家就要求出臺專門的政策來解決作為“夾心層”的中等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
我不懷疑這些學者的良好初衷,但是從已有的報道來看,學者所呼吁的“二次房改”還是沒有走出依賴政府的怪圈。即便政府采取了如他們所說的非營利公益性建房機構和建筑開發(fā)商以“定地價、定建房標準、定稅費率、定5%利潤率,競房價、競建設方案,綜合打分高者得”的方式招標供地建設的準市場化平價住房,但在現(xiàn)有制度下,這些房屋能不能夠供應給60%左右的城鎮(zhèn)中等收入家庭?如何確保經(jīng)適房所暴露出的諸多丑聞不會在這些“準市場化平價住房”上重演?
同時,一個更為有趣的問題是,根據(jù)國際通行的標準,合理的房價租售比應在1:250以內(nèi)。而當下中國絕大多數(shù)地方的房價租售比均超過1:400,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還有這么多人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屋而不是通過租賃住房這一看似更加理性的途徑來解決住房問題?而且,在今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決定了“努力實現(xiàn)住有所居”的目標,而不是如草案中所寫的“努力實現(xiàn)居者有其屋的目標”。
為什么對單個個體來說,“住有所居”不如“居有其屋”?除了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對房屋的依賴,還存在技術和制度上的制約因素。一個技術上的考量是,房產(chǎn)并不僅僅是一個住宅消費品,同時還是一個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資產(chǎn)。在當下寬松的貨幣政策下,貸款利率極低,因此從銀行貸款買房就是一筆合算的買賣。由此產(chǎn)生釋放了巨大的需求,在需求上升的情況下,房子也就順勢而漲。
不愿意租房的另一個制度上的因素則是,當下中國諸多的社會福利都與房屋捆綁在一起。在一些大城市,受戶籍政策的限制,城市居民(尤其是外來人口)的生活與房屋緊密相關,結婚、生子、小孩入學……面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幾乎是難以想像的。在我看來,當下中國居民之所以會有這么多對房屋的“剛性需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現(xiàn)行諸多制度是建立在城鄉(xiāng)二元分離的基礎之上,但是現(xiàn)實中人口的流動早已跨越了城鄉(xiāng)之間的界限,制度和所要解決問題之間的不匹配導致了進入城市的新居民必須通過擁有房屋才能夠獲得正常的城市生活。
因此,解決“住有所居”的關鍵在于消除一些依附于戶籍制度的不合理因素,盡量減少由制度產(chǎn)生的“剛性需求”,那需要決策層正視城市化過程中所伴隨的人口流動問題,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戶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