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B卷
給定資料
【給定資料一】
近幾年來,中國的慈善和公益事業(yè)一直爭議不斷,慈善更多地被認為是“有錢人”的事情。一些發(fā)達國家從
事公益的人占就業(yè)總人口的10%,而我國的比例僅是0.7%。“微公益”的出現(xiàn)無疑是一個轉折點。當“巴比晚宴”“明星慈善”等“大公益”形式以其顯赫聲勢吸引著大眾眼球時,“微公益”成為新鮮名詞,成為現(xiàn)代人參與公益的形式。“微公益”也正以“瑞物細無聲”的姿態(tài)改變著社會生活,今天你“微公益”了嗎?一條微博=一粒米,1個粉絲=1角錢,1個轉發(fā)=1元錢,1支鉛筆=1幢校舍…“微公益”正以充滿創(chuàng)意的形式,凝聚著來自普通群體的公益力量。“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
●2009年,“多背一公斤”網站的創(chuàng)建者安豬在他的網站上,首先提出了“微公益”的概念并組織活動。他詳細提供了各個偏遠學校的地址,號召網友們出游時多背一公斤學校需要的物品,一點一點地完成學校援助計劃,倡導旅游者進行舉手之勞的公益活動來幫助貧困落后地區(qū)的孩子。
●2009年12月,茶缸微博在上海成立。“積少成多、聚米為谷”是茶缸倡導的精神。茶缸的口號是:“每個人都是平凡人,每個人都是偉人!”茶缸承諾,網友只要注冊成為該網站的會員,就等于捐獻了10粒米。網友沒發(fā)表一條微博,網站又會再捐1粒米,網友參與1份問卷,網站將捐獻100粒米。此外,網友在該網站使用微博可以獲得積分,每200積分就可以換成5000粒米。2500粒米約等于一兩;13億粒米約等于26噸(可供10位災民吃上約16年)。“茶缸網”隨時都會更新捐米的數據,每當統(tǒng)計捐米糧達到5公斤后,專門的愛心小組就會去市場買回一袋等量的米,通過與慈善機構合作捐給貧困家庭。如果你在玩微薄,看到這樣的消息相信你也會心動:反正都要發(fā)微博的,一邊玩一邊還做了公益,多好。給平常的行為帶來了附加值,這就是“捐米”的魅力。在“茶缸”的創(chuàng)建者楊明看來,網站沒有召集大家募捐,數以萬計的人們在這里扎根,他們都是沖著公益來的。楊明舉例說:“其實公益很簡單,當我們走到道路上,看到一個路面上飄動的白塑料袋,撿起來,然后放到正確的分類垃圾箱中,你就做了兩件公益的事情。”雖然發(fā)一條微博只捐了少量的米,但這不是臨時的行為,而是能形成日常習慣的?,F(xiàn)在,有些人一提為人民服務,感覺似乎離我們很遠;還有人認為,為人民服務是黨和政府的事,公益是富人或精英階層的事,與老百姓無關。做公益也總被看做是一件嚴肅的事,跟輕松、有趣這些詞絕緣。我們常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為人民服務其實很簡單,發(fā)一條微博,捐一粒米,你就在為人民服務。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