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一則《看看政府文件的嚴肅性,有圖有真相》的網帖在網絡傳播。該帖子稱,在2011年4月18日這一天的時間里,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將6名干部先任命后再免職并退休,甚至有兩人在同一天之內遭遇兩次免職,原因是退休前提拔可以讓退休待遇提高一級。
【標準表述】
[深度剖析]
“青海6干部提拔當天即退休,兩人一天兩次被免”時間段背后隱藏著多重病灶:
第一,對民意的熟視無睹。眾所周知,民眾對干部提拔關注度很高,并且干部提拔并不僅僅與干部個體有關,而是關乎到社會和公眾。但是,當海西州6位干部任職當天即被免職時,就不僅意味著民意與干部提拔的絕緣,并且,干部提拔成了權力者關起門來的“自娛自樂”。
第二,權力的隨意性。在官員身上有三種意志,一是個體意志;二是作為官員身份的意志;三是公意。從理論上說,應該是公意大于官員意志和個體意志,但是,在現實中,公意總是最弱的,團體意志占第二位,而個體意志則占第一位。
第三,傷害了政府、官員和民眾之間的信任。公權力作為社會生活秩序的權杖,歷來被視為社會生活的主導者。尤其是在具有強烈社會本位傳統的東方社會,公權力一直被理解為是第一性的、對民眾具有決定和支配的力量。正因為如此,民眾對權力行使者的信任度非常重要,但是,當權力不注重公信力,把民眾的期待拋棄時,二者之間的信任關系不但不能得到提升,相反,必然受到破壞。
閃電提退展示了干部選拔任用的亂象。干部在日常社會架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總是以社會管理者的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某種意義上,干部可以說是社會精英的集合體。不論是哪一個層級的干部,其選拔任用都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只有這些標準和程序得以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公共權力才有公信力,干部隊伍也才有活力。遺憾的是,干部選拔實踐中,這些標準和程序往往被扭曲、被丟棄。
[措施]
一方面,杜絕“閃電提退”現象,首先在干部選拔任上要廣泛爭取民意,與心民意接軌。一個時期以來,干部選任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措施不斷出新,各級各地也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的一個鮮明指向,就是跟民心民意接軌,讓老百姓擁有更多更重的話語權。但在實踐中,這樣的改革仍顯滯后,從而導致民意虛置,甚至罔顧民意。輿論對“閃電提退”一邊倒的炮轟,其實也從一個側面釋放出參與干部選任的熱情。
另一方面,要加快養(yǎng)老雙軌制的改革。閃電“提退”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利益鏈條,更讓我們看到了“級別換待遇”的官場“潛規(guī)則”。拿“養(yǎng)老雙軌制”開刀,實現社會公平,閃電“提退”這種潛規(guī)則,自然會銷聲匿跡。如果我們我們在改革“養(yǎng)老雙軌制”上乏力,那么閃電“提退”,甚至與其相似的翻版還將出現在公眾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