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詞語的色彩意義
從近義詞的色彩角度進行辨析,主要是指從詞語的感情色彩、語體色彩、態(tài)度色彩等幾個方面加以衡量。
?、俳x詞的感情色彩
一定的句子給我們提供一定的語境,而這個語境往往就是作者所褒揚或者所貶斥的,感情色彩指的就是詞語中蘊涵著的對人或者對事物的褒貶的感情。如“溝通”和“勾通”僅一字之差,意義上也都帶有“彼此相通”的意思,但是“溝通”的意思是使彼此通連、相通,如“溝通思想”“文化溝通”等,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勾通”的意思則是相互串通、勾結(jié),多是為了進行某種不正當?shù)幕顒佣抵泄唇Y(jié)或暗中想辦法使言語串通一致,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如“勾結(jié)土匪”等。因此在進行近義詞辨析時,不僅要注意詞語的理性意義,更要注重其色彩意義。
?、诮x詞的語體色彩
語體色彩是指不同的詞語適用于不同的語體的風格而形成的風格色彩意義,如口語語體、書面語語體,小說語體、公文語體、散文語體、韻文語體等。一般來說,口語具有通俗樸實、生動的風格,在對話、文藝作品中常常使用口語;而書面語則具有文雅、莊重的風格,多用于鄭重的場合、理論性強的文章等。
如“父親”和“爸爸”都和“兒子”相對,但是“父親”帶有書面語色彩,而“爸爸”則有很強的口語色彩。前者適用于比較莊重的場合,后者則比較隨便,適用一般性的場合。如我們說“他是一名偉大的父親”,卻一般不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爸爸”,因為“偉大”是一個書面語色彩比較強的詞,如果和口語色彩強的“爸爸”搭配,則有些顯得不倫不類的感覺。
?、劢x詞的態(tài)度色彩
近義詞的態(tài)度色彩指的是詞義中包含的對某事或某人的態(tài)度。如“莊重”“尊敬”“輕視”等。如“誕辰”和“生日”都指出生的時辰日期,但是“誕辰”帶有莊重、敬重的色彩,而“生日”則沒有,是一般性的表達。因此我們說“毛主席誕辰XX周年”而不說“毛主席生日XX周年”。
又如“駁斥”的意思是對錯誤的言論或者意見進行反駁;“反駁”的意思則是用自己的理由否定別人的看法。“反駁”多用于一般性爭論,語義程度較輕;“駁斥”多用于非一般性質(zhì)的爭論,著重在反駁的同時加以斥責,語義程度較重。正是因此“駁斥”的語義程度重,帶有“斥責”的意思,也使得“駁斥”帶有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色彩,而“反駁”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