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答題框架
各類物價指數(shù)一路上漲是今年經濟運行中最引人關注的問題,雖然對于物價漲幅較高有多種解釋,但物價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關注價格走勢,不失時機地進行政策微調應是決策層的題中之義。
2010年以來,物價水平持續(xù)上漲對居民生活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第一,持續(xù)且逐月擴大的負利率,使居民財產嚴重縮水。
第二,物價高企導致低收入階層生活水平下降。
第三,農村物價漲幅高于城市,農民消費雪上加霜。
農村物價漲幅高于城市是今年物價變動最鮮明的特征。長期以來,農民收入水平低下嚴重制約了農民消費的增長,今年在中央一號文件和各項扶持農業(yè)發(fā)展政策的作用下,農民收入狀況明顯改善。但是,收入增加了,農民消費并未大幅增長,1—6月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1%,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7%,農村低于城市5.6個百分點,城鄉(xiāng)消費增幅差距比近年平均水平拉達2.6個百分點。農民微薄的收入難以承受物價的高增長,是其消費需求沒有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農民家底薄,承受能力差,物價水平大幅上漲,將在相當程度上抑制消費的增長。
目前來看,物價上漲,已經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當務之急,各地要盡快采取調控措施,將蔬菜、肉蛋等食品價格,恢復到合理的價位;條件允許的地方,要盡可能多給低收入群眾發(fā)放一些臨時補貼,以解其燃眉之急。
從長遠看,有關部門要建立物價上漲與困難群眾補貼的聯(lián)動機制,當物價指數(shù)高于一定范圍時,要及時給低收入群體發(fā)放各種補貼,確保其生活水準不降低。
應對物價上漲,方法有多種,世界各國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價格管制,這是最原始簡單的方法;二是通過財政、稅收、貨幣等金融政策來調控,這是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三是通過升值本國貨幣來減緩輸入型通脹,這種做法很容易對出口造成影響;四是通過減稅以提高經濟效率來對沖通貨膨脹的影響。
其中,價格管制以前不少政府都采用過,但很少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因為價格管制在導致市場定價失靈的同時,也否定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地位,抑制了生產積極性,這注定了價格管制只能是緊急狀態(tài)下的緊急措施,不可能成為常態(tài)下的正常措施。
應對通貨膨脹,必須根據(jù)通脹的形成原因對癥下藥。我國這一輪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超發(fā)貨幣引起的,雖然對是否超發(fā)了43萬億貨幣存在爭議,但對超發(fā)貨幣的事實本身卻是沒有爭議的。面對物價上漲,人民群眾意見很大,根本原因就是百姓本身還沒有富裕,卻遭遇通脹,導致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下降。
目前,在“調結構”的背景下應對通貨膨脹,物價管制并不是最佳選擇。目前可以考慮采取綜合措施,一是繼續(xù)提高商業(yè)銀行的準備金率,配合加息;二是將人民幣適當升值與減稅相結合,幫助企業(yè)渡過難關,減輕百姓稅負;三是進一步加強和加快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住房等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