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考申論范文:譜寫中國“法治新圖”
2017年公務員考試聯(lián)考筆試時間為4月22日,各省公務員考試公告也將會陸續(xù)公布,特此華圖網校為大家?guī)淼纳暾摲段模鹤V寫中國“法治新圖”。助力2017多省公務員考試!
2017年公考申論范文:譜寫中國“法治新圖”
您可能還關注:
兩會專題:聚兩會看點 學公考精髓 聯(lián)考備考專題“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完善的法律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石。“新制定出臺法律10部,修改法律24部,公布法律解釋1部”,這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2016年交出的立法成績單。從《慈善法》到《網絡安全法》,從《中醫(yī)藥法》到《電影產業(yè)促進法》,更多新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范性文件“上架”,嚴密完善的法律文本,為國家治理提供了穩(wěn)定和規(guī)范的依據。今年的兩會,公眾必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高度關注,因為它既是幾代民法學學者努力的結果,也是民法典的“虎頭”,一部優(yōu)秀的民法典,將能全面立體地反映依法治國的成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良法的終點就應該是善治。既然已有法可依,是否違法必究?是否執(zhí)法必嚴?當律法本文逐漸完善,從中央到地方,治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否擔得起法治二字,從法治國家、到法治政府再到法治社會,法治的探照燈是否仍有死角,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觀察者發(fā)現,2016年輿情的一個新變化是:公眾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從一般熱點事件轉向法治事件。從快播案到聶樹斌案,從羅爾事件到徐玉玉電信詐騙案,人們不止于希望類似問題有一個短期交代,更希望能借此催生一系列長遠的法治解答。
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一種國家治理方式,更是一種治理理念。毫無疑問,作為理念的“法治”,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的最大公約數。近年來,從最高法院推動裁判文書第一時間上網,到地方法院啟動審判直播,法治公開的力度更大了,“用公開守護公正”思維深入人心;最高法改判聶樹斌案,為“疑罪從無”樹立了標桿,也用個案的公平正義凝聚了全社會的法治共識;“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理念也在進一步落實,減少“證明你媽是你媽”式的奇葩證明、防止蓋章跑斷腿,依法行政的風氣繼續(xù)蔓延開去……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而言,這是從思維方式到行為方式的革新,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fā)展其實一直有一條法治與改革協(xié)奏的主線,而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這條主線更加清晰了。一方面,法治本身走在改革快車道上;另一方面,“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例如,為促進地方管理從行政化手段向法治化方式轉變,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立法法,賦予設區(qū)的市地方立法權,77%的地方被確定可以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而改革,也必須沿著法治的鋼軌走!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構成鳥之兩翼、車之雙輪,齊頭并進。法治的精神,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好地沁潤到社會發(fā)展的每一個角落,悄然潛人心,潤物細無聲。
觀察中國法治進程的人也一定會發(fā)現,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節(jié)奏在加快,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基調是不變的。比如正在試點推進的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就很好地體現了依法治國和依規(guī)治黨的統(tǒng)一、黨的紀律檢查和國家監(jiān)察的統(tǒng)一,凸顯出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這樣的法治圖景的確是充滿中國特色的。
今年的“兩會時間”,代表委員們將為法治中國建設譜寫怎樣的華彩樂章?多聚焦熱點難點、多為民代言、多匯集民智,科學、完善、精準的“良法”就會成主角。今天,我們前所未有的信仰法治,同時也相信只有真正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才能讓法治真正生根發(fā)芽,福澤中國。
華圖網校是您報考公務員考試的得力幫手,我們將為您提供及時的招考信息、精品的輔導課程以及貼心的備考服務。